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圖說:星雲大師開宗明義,說明佛光山幾十年來舉辦暑期大專夏令營,並不是要大家成為佛教徒,而是希望大家要對佛法基本問題,能有正確的認識。 人間社記者陳昱憲攝
圖說:青年Q&A,大師為青年釋疑。 人間社記者陳昱憲攝
圖說: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7月24日晚於佛光山如來殿,為參加2015國際青年生命禪學營的1300位青年接心開示。 人間社記者陳昱憲攝信仰如生命一樣重要 星雲大師談佛法 昇華生命價值
2015-07-25
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7月24日晚於佛光山如來殿,為參加2015國際青年生命禪學營的1300位青年接心開示。星雲大師表示:「信仰的重要,跟生命一樣。」鼓勵青年學子了解佛法的真義,就能增上、昇華自己的生命。
星雲大師開宗明義,說明佛光山幾十年來舉辦暑期大專夏令營,並不是要大家成為佛教徒,而是希望大家要對佛法基本問題,能有正確的認識。
佛教是幸福、平安的宗教
「佛陀以人的形象出現於世,但他無形無相,佛陀到底在哪裡?」大師認為,佛陀在每個人心中;大家信不信仰佛陀並不重要,但不能不信仰自己,因為信仰的重要如同人的生命一樣,甚至要信仰國家、家人、朋友、前途,也要信仰自己的能量。
提到佛教的發展歷程,大師說,佛教發源於印度,稱為原始佛教或根本佛教,傳到中國為大乘佛教。根本佛學以苦、空、無常、無我最為重要。「佛教是幸福、平安的宗教。」大師進一步表示,苦是人生的實相,在佛教的信仰,可以經由增上、昇華、奮鬥而達至成功。能夠吃苦、克服艱難困境,人生則可到達另一個境界。
苦難是幸福的泉源
至於苦的看法與解決之道,大師指出,苦難是幸福的泉源,煩惱可以成為菩提。以佛光山最近盛產鳳梨為例,鳳梨尚未成熟時很酸,經過風的吹拂,陽光的照耀,自然甜蜜無比,它的甜從苦而來。而轉苦為樂之法,便是「吃得苦中苦,方為人上人。」
佛教講四大皆空。不空,有從哪裡來?例如,茶杯不空,茶水倒哪裡?口袋不空,錢財放哪裡?鼻、喉嚨、腸胃不空,能活下去?因此,要有空,才能有雲大師說,「空」與「有」所指的是同一件事。《心經》云:「空即是色,色即是空。」禪門公案的智藏禪師談「有」,潙山靈祐禪師說「無」,說明世間的擁有是建立在空上,擁有虛空,就能包容萬有。
「四大皆空示現有,五蘊和合亦非真。」大師為青年闡釋四大皆空的「地、水、火、風」,是宇宙人生成立的條件,人類由四大和合形成五蘊的內涵。以講桌為例,桌子是桌子?木柴?或大樹?其實,它是一粒種子經過陽光、空氣、水所形成,經宇宙萬有的力量成為大樹,因此木材、桌子都是因緣而成。「緣起即是和合相,這是釋迦牟尼佛在印度菩提樹下悟道真理。」
無常與無我 我是誰?
無常是世間的實相,正因為無常,所以不好的、有缺失的,都可以變化為善的、好的。大陸知名企業家馬雲曾因家境貧窮,努力於事業發展,現今已成為成功的企業家。大師以此勉勵青年不要害怕無常,了解無常後,可以進一步認識世間,才可有進步與希望。
「我在這裡,為何要講無我?」星雲大師說,無我是有層次的。未參透禪前,大文豪蘇東坡是「橫看成嶺側成峰,遠近高低各不同,不識廬山真面目,只緣身在此山中。」參透禪機時,「西湖煙雨浙江潮,未到千般恨不消,及主歸來無一物,西湖煙雨浙江潮。」在他悟道之後,則發現「溪聲盡是廣長舌,山色無非清淨身,昨夜八萬四千偈,他日如何舉似人。」
此外,大師另以佛典故事「二鬼爭屍」為例,引發學子去思考「我是誰?」而歸納出身體不是我,禪也不是佛,而是大家的心。勸勉青年為心地播下種子,將來開花結果。
青年Q&A 建立正確認知
最後,有同學問大師一生是否有遺憾?大師表示,他一生沒有什麼遺憾的事,若真要勉強說,就是大家還沒得度。
來自玄奘大師家鄉的一位河南青年,問及自己從小吃素、身體瘦弱,父母要他吃點肉,該怎麼辦?大師提起自身的經歷:4歲起便與外婆一塊兒吃素,他的身體是胖還是瘦?引起全場青年熱烈的掌聲。大師說玄奘大師是青年的模範,中國第一位留學生--遠渡重洋到印度留學的僧青年,也是第一個翻譯家--將《道德經》翻譯成外文傳揚國外,更是第一個說法者--說法予坐在台下的18位國王聽,是中國人的無上光榮。
一位來自陝西的青年提問「如何讓青年擁有信仰,要信仰什麼?」大師表示,信仰是正派、正當、善良,心中有佛,而我是佛,自然不會受到菸、酒、毒品等傷害,語言、行為受心指導,也不隨波逐流。最後並與青年相約10月北京、宜興大覺寺再相見。
星雲大師開宗明義,說明佛光山幾十年來舉辦暑期大專夏令營,並不是要大家成為佛教徒,而是希望大家要對佛法基本問題,能有正確的認識。
佛教是幸福、平安的宗教
「佛陀以人的形象出現於世,但他無形無相,佛陀到底在哪裡?」大師認為,佛陀在每個人心中;大家信不信仰佛陀並不重要,但不能不信仰自己,因為信仰的重要如同人的生命一樣,甚至要信仰國家、家人、朋友、前途,也要信仰自己的能量。
提到佛教的發展歷程,大師說,佛教發源於印度,稱為原始佛教或根本佛教,傳到中國為大乘佛教。根本佛學以苦、空、無常、無我最為重要。「佛教是幸福、平安的宗教。」大師進一步表示,苦是人生的實相,在佛教的信仰,可以經由增上、昇華、奮鬥而達至成功。能夠吃苦、克服艱難困境,人生則可到達另一個境界。
苦難是幸福的泉源
至於苦的看法與解決之道,大師指出,苦難是幸福的泉源,煩惱可以成為菩提。以佛光山最近盛產鳳梨為例,鳳梨尚未成熟時很酸,經過風的吹拂,陽光的照耀,自然甜蜜無比,它的甜從苦而來。而轉苦為樂之法,便是「吃得苦中苦,方為人上人。」
佛教講四大皆空。不空,有從哪裡來?例如,茶杯不空,茶水倒哪裡?口袋不空,錢財放哪裡?鼻、喉嚨、腸胃不空,能活下去?因此,要有空,才能有雲大師說,「空」與「有」所指的是同一件事。《心經》云:「空即是色,色即是空。」禪門公案的智藏禪師談「有」,潙山靈祐禪師說「無」,說明世間的擁有是建立在空上,擁有虛空,就能包容萬有。
「四大皆空示現有,五蘊和合亦非真。」大師為青年闡釋四大皆空的「地、水、火、風」,是宇宙人生成立的條件,人類由四大和合形成五蘊的內涵。以講桌為例,桌子是桌子?木柴?或大樹?其實,它是一粒種子經過陽光、空氣、水所形成,經宇宙萬有的力量成為大樹,因此木材、桌子都是因緣而成。「緣起即是和合相,這是釋迦牟尼佛在印度菩提樹下悟道真理。」
無常與無我 我是誰?
無常是世間的實相,正因為無常,所以不好的、有缺失的,都可以變化為善的、好的。大陸知名企業家馬雲曾因家境貧窮,努力於事業發展,現今已成為成功的企業家。大師以此勉勵青年不要害怕無常,了解無常後,可以進一步認識世間,才可有進步與希望。
「我在這裡,為何要講無我?」星雲大師說,無我是有層次的。未參透禪前,大文豪蘇東坡是「橫看成嶺側成峰,遠近高低各不同,不識廬山真面目,只緣身在此山中。」參透禪機時,「西湖煙雨浙江潮,未到千般恨不消,及主歸來無一物,西湖煙雨浙江潮。」在他悟道之後,則發現「溪聲盡是廣長舌,山色無非清淨身,昨夜八萬四千偈,他日如何舉似人。」
此外,大師另以佛典故事「二鬼爭屍」為例,引發學子去思考「我是誰?」而歸納出身體不是我,禪也不是佛,而是大家的心。勸勉青年為心地播下種子,將來開花結果。
青年Q&A 建立正確認知
最後,有同學問大師一生是否有遺憾?大師表示,他一生沒有什麼遺憾的事,若真要勉強說,就是大家還沒得度。
來自玄奘大師家鄉的一位河南青年,問及自己從小吃素、身體瘦弱,父母要他吃點肉,該怎麼辦?大師提起自身的經歷:4歲起便與外婆一塊兒吃素,他的身體是胖還是瘦?引起全場青年熱烈的掌聲。大師說玄奘大師是青年的模範,中國第一位留學生--遠渡重洋到印度留學的僧青年,也是第一個翻譯家--將《道德經》翻譯成外文傳揚國外,更是第一個說法者--說法予坐在台下的18位國王聽,是中國人的無上光榮。
一位來自陝西的青年提問「如何讓青年擁有信仰,要信仰什麼?」大師表示,信仰是正派、正當、善良,心中有佛,而我是佛,自然不會受到菸、酒、毒品等傷害,語言、行為受心指導,也不隨波逐流。最後並與青年相約10月北京、宜興大覺寺再相見。
最新消息
紐約道場心靈講座 曲全立談創作與初心
2025-11-15聖麥可預備學校師生參訪香雲寺 體驗佛教文化
2025-11-15紐約道場出席跨宗教交流 共話「生命的禮物」
2025-11-15佛光山出席安寧療護紀念會 分享佛法智慧與慈悲理念
2025-11-15紐澤西佛光人歲末送暖 關懷當地弱勢家庭
2025-11-15柏林佛光山大腦與人生講座 洪蘭巧答生命智慧
2025-11-15勝鬘書院參學多倫多佛光山 探索人間佛教本土化歷程
2025-11-15攜手社區行善 達拉斯佛光人關懷家庭暴力受害者
2025-11-15第四屆礁溪鄉鄉長盃拉密大賽 熱鬧展開
2025-11-15佛光紐西蘭南島書院課程圓滿 《壇經》智慧開啟學員心靈之窗
2025-11-15
相
關
消
息
《星雲大師全集》【傳記】 百年佛緣──生活篇.我的衣食住行5-1 2025-10-31
《星雲大師全集》【講演集】 講演集──佛教與生活.生活與修持8-5 2025-09-23
《星雲大師全集》【講演集】 講演集──禪學與淨土.禪堂的生活與清規4-2 2025-09-03
《星雲大師全集》【經義】 佛法滿人間.應世無畏 2025-04-21
《星雲大師全集》【講演集】 講演集──人生與社會.佛教的福壽觀4-4 2024-12-20
星雲大師圓寂周年紀念日追思典禮 全球僧信發心奉行人間佛教緬師恩 2024-02-24
【星雲大師全集18】佛法真義3.佛教常識107 2023-12-09
【星雲大師全集17】佛法真義2‧佛學思想73-日日是好日 2023-08-12







